恒达注册登录_恭喜!蔬菜两项成果斩获国家奖,关乎蔬菜生产和百姓生活!

恒达注册首页 www.shmcws.com 4年前 (2020-03-02) 288次浏览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月1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黄旭华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院士获得本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据悉,此次共评选出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5项,10名外籍科学家获得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其中和蔬菜有关的两项科研成果荣获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分别为:


  • 重大蔬菜害虫韭蛆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 茄果类蔬菜分子育种技术创新及新品种选育



此次获奖的两项蔬菜科研成果和蔬菜生产及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一起和小编去了解一下。





重大蔬菜害虫韭蛆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张友军,魏启文,于毅,吴青君,薛明,刘峰,魏国树,许国庆,刘长仲,史彩华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长江大学,甘肃农业大学






“韭蛆”是一种常见的害虫,食性广,可危害7科30多种蔬菜,尤其喜欢取食韭菜。在没有有效防治措施的情况下,韭蛆可造成韭菜减产40%-60%,严重时导致韭菜绝收。




为了防治韭蛆,菜农们采用传统“农药灌根”的方式,导致“毒韭菜”事件时有发生,造成社会恐慌,研发韭蛆绿色防控技术,确保韭菜等蔬菜安全生产,已成为保障人们身体健康,促进我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




为了解决菜农们的心头“大害”,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张友军研究员带领科研团队走遍了我国韭菜主产区,进行了大量调研、信息收集、科学实验,在韭蛆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获得突破。




该研究明确了
韭蛆在全国的发生危害规律,以及不同地域条件下韭蛆的共性生物生态学特点,揭示了韭蛆发生危害的灾变机制,找到了韭蛆的致命“弱点”和制约其种群增长的关键因子。例如,明确了韭蛆成虫具有较弱的飞行能力,并揭示其强烈的趋黑性与特定的视蛋白基因表达有关,为研发特殊的色板预警监测技术奠定了基础。


同时,
明确了韭蛆成虫触角上的嗅觉基因
OBPs
CSPs
ORs
ODEs等)与韭菜挥发物结合的机制,并从中筛选出两种反应强烈的硫代挥发物,开发成食诱剂产品。


另外,还首次明确了高温是抑制韭蛆种群增长的关键因子,并利用韭蛆与韭菜对高温耐受性的差异,开创性地发明了“
日晒高温覆膜”防治韭蛆新技术,在无需使用任何化学药剂的情况下,就能将韭蛆100%杀死,而且还能提高韭菜产量,促进其根系生长,等等。




同时,团队还将不同的单项技术进行组装,构建了以“日晒高温覆膜法”为核心,以“食诱剂”和“黑色诱虫板”等为配套的韭蛆绿色防控体系。一般韭菜地,使用“日晒高温覆膜法”,每年处理一次即可有效控制韭蛆危害。倘若韭菜地周边100米内有韭蛆的其它寄主,覆膜处理后,悬挂黑色粘虫板+食诱剂组合,诱杀从邻近寄主上迁入的韭蛆成虫。这一完整的防控体系给韭菜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这项技术体系操作简单、绿色环保,且防治成本仅为化学防治的1/50,过去3年,以“日晒高温覆膜法”为核心的韭蛆防控技术体系在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13个省市韭菜主产区进行了推广应用,推广面积1100万亩次,增加菜农收入72.53亿元;同时,将韭菜原有合格率从不足30%提高到合格率高达97%。





茄果类蔬菜分子育种技术创新及新品种选育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叶志彪,姚明华,张俊红,张余洋,欧阳波,王涛涛,李晓东,王飞,李汉霞,郑伟

主要完成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西安金鹏种苗有限公司,武汉楚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茄果类蔬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番茄和辣椒栽培面积大,效益高。番茄栽培面积2041.5万亩,辣椒栽培面积 3209.4 万亩,分别居设施栽培面积和露地栽培面积第1位。针对我国茄果类蔬菜资源匮乏、育种周期长、选育效率低、口感风味欠佳等问题,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叶志彪教授及其科研团队组织了本领域具研发优势的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联合攻关,在鉴定番茄和辣椒抗病、抗逆、优质等性状调控基因的基础上,研创了一批实用的分子标记,建立了高效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体系,创制出一批优异的种质材料,育成了多抗、优质、丰产的系列品种。


该成果率先创建了茄果类蔬菜最高效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体系,提高茄果类蔬菜育种效率 3 倍以上。该成果克隆和鉴定了抗性和品质性状调控基因 65个,其中关键基因6个;在世界上首次研发出原创性的分子标记22个,其中番茄耐寒分子标记2个、耐盐分子标记4个、抗病分子标记5个、品质分子标记 6个、辣椒抗病和雄性不育分子标记5个。在国内率先开发出一套番茄实用分子标记59个,涵盖抗病分子标记26个、耐寒耐旱分子标记6个、品质分子标记12个、产量分子标记15个;辣椒抗病分子标记6个、雄性不育恢复基因分子标记1个。该成果在世界上首创番茄高通量分子标记基因分型系统,能一次性检测性状位点达50个,比原有检测技术提高效率20倍以上,提高茄果类蔬菜育种效率 3 倍以上,缩短育种周期 3 年。

该成果建立了
高效的番茄、辣椒种质资源综合评价技术体系,规模化系统地鉴定了茄果类蔬菜种质资源,创制出一批优异的核心育种材料。该成果对 2750 份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评价,鉴定出抗病、优质的番茄、辣椒种质139 份,发掘出番茄高抗青枯病显性抗源和耐寒材料。创制新种质572份,其中优异育种种质67份,包括番茄抗青枯病种质13份,兼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根结线虫、枯萎病种质8份,耐寒种质5份,高糖、高有机酸、高维生素C种质11份,辣椒抗 TMV、CMV、疫病种质6份,复合性状优异种质 17 份。

该项目利用高效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和创制的优异育种材料,育成了
聚合多种抗性、品质优良的番茄和辣椒新品种10个。该成果育成的‘华番 12’是世界上首个兼抗青枯病和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大果番茄品种,平均单果重达 230g,攻克了青枯病抗性与小果连锁的难题,成为湖北、广西、广东等青枯病高发地区首选品种,还被广西、海南等番茄产区广泛用作抗青枯病砧木品种。育成的‘金棚八号’耐低温弱光、抗病、耐寒、中熟,连续座果能力强,果实商品率高,硬度好,货架期长,长途运输损耗率低。平均单果重 200至250g,亩产 7500至10000Kg。由于耐寒性强、抗多种病害、精品果率高,成为国产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品种中推广时间最长、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育成的‘佳美2号’,早熟、耐低温能力强、抗病性及抗逆性强、果大皮薄肉厚口感好、连续坐果能力强、丰产辣椒杂交新品种‘佳美 2 号’。该品种占湖北省辣椒种植面积的 35%,为华中地区春秋及高山种植面积最大的薄皮辣椒品种。


此外,项目组还育成了其它新品种7个其中,‘华番13’抗 黄花曲叶病、枯萎病,耐贮运;‘华番11’抗黄花曲叶病、枯萎病,适宜长江流域春秋栽培;‘华番2号’和‘华番3号’抗病毒病、枯萎病和茎腐病,连续坐果力强、成串采收;
‘金棚 M6’ 是抗根结线虫、适应性强的设施专用粉果番茄品种,为西北地区的主栽品种(占42%),种子出口欧盟、以色列等地区;‘鄂红椒108’是目前国内果肉最厚(0.45cm)、单果重大(平均80g)、果肩平、抗烟草花叶病毒和疫病的红辣椒专用品种,克服了目前诸多品种果肩凹陷易积水发病的缺点,已在安徽和县、湖北恩施等地大面积推广;‘楚椒 808’极早熟、抗逆性强,抗烟草花叶病毒、疫病,种子出口缅甸、泰国等海外市场。


项目组选育的新品种大部分是多抗品种,同时抗逆性强,可以减少农药的施用量,减少环境污染,为市场提供安全优质健康蔬菜,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据统计,新品种在华中、华南、西南、华北等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1230万亩,新增产值165.7亿元。其中,近3年推广面积768万亩,新增产值105.3亿元,新增就业人口30万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来源:中国蔬菜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