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指导意见》将逐步扭转部分高校艺术专业人才招生“重专业轻文化”的倾向。艺术课与文化课的关系,并非此消彼长,而是相辅相成,艺术人才的长远发展,更需要扎实的文化知识储备作支撑。本期专题聚焦艺考改革,约请常年奋战在艺考一线的骨干教师,分享他们指导高三艺考生复习备考的宝贵经验。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按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进行平行志愿择优录取,其中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这意味着文化成绩在艺术类高考录取中占比越来越高。面对新形势,高三艺考生要协调好文化和艺术的关系,艺文并进,争取考上理想学校。
江苏省苏州艺术高级中学校是一所艺术特色高中,1992年开始实施艺术特色教育,目前有美术、音乐、表演与播音主持和舞蹈四大专业。学校注重培养技能扎实、文化深厚、素养全面的艺术类学生,向社会输送了一批以“中国十大男中低音歌唱家”施恒为代表的艺术人才。
面对艺术类高考招生新形势,我们认真思考,从以下五方面作出积极应对。
立德树人,全面发展
教育要激发学生的潜能优势,教育质量不仅体现在学习结果上,更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学校践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德育立基、美育滋养”的理念,为艺考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经历和多样化的活动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学校开展了“致敬历史 励志青春”成人仪式暨环古城河健身步道徒步活动,让学生实地了解苏州古城的深厚底蕴,追思先贤先烈,勇担复兴责任,向自己的18岁献成人礼。依托省级园林文化课程基地和行塑人文品格工程,学校将艺术专业课程、园林文化课程与德育课程进行统整,建立了“园林文化德育课程群”,润物细无声地开展品德教育。每年,学校组织美术班学生外出写生,组织“放飞梦想”冬令营、夏令营、美院研学行等活动,让部分高中生和中国美术学院的学生一同下乡写生。学校定期开展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开设丰富多彩的艺术社团课程,每年五六月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组织“我是乐手”“我是歌手”“六中好声音”“经典诵读”等比赛,让学生在校内外丰富的学习体验中提升综合素质。
研究艺考,有的放矢
艺术生要考上心仪的大学,除参加文化高考外,还要参加艺术省级统考或者校考。学校不同,专业不同,计分方式不尽相同,考生、家长在决定参加艺考之前,要认真研究高校艺考录取方式,考生可登录各省教育考试院和招生高校网站,了解高校对专业课和文化课的要求,根据自身文化课和专业课实际情况,报考相关院校。
为了让考生报考更有针对性,学校在高一新生开学时就召开家长会和学生大会,介绍艺术高考在文化课和艺术课方面的要求,指导艺术生做好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涯规划。高二期末考试结束后,学校指导学生根据高二期末文化课成绩和艺术专业成绩,模拟填报高考志愿。通过模拟志愿填报,使家长和学生了解艺考的录取流程、高校对艺考生的选课要求、艺术省级统考和校考的要求、录取成绩折算方式、文化课成绩和艺术专业成绩的占比、有无单科小分要求等,知己知彼,明确方向。
科学规划,统筹安排
艺考生要认真规划三年的文化课和艺术课的学习。文化课和艺术课的学习并非一蹴而就,都需循序渐进。有些考生认为艺考只要最后突击一下就行,这种观念必须改正。艺考靠应试突击,即使在高考中成绩不错,但其发展后劲不足。还有一些考生,进入高三,面对日益临近的艺考,产生了焦虑情绪,计划先考完艺术专业课,再突击文化课,把前期时间全部投入到艺考上,这也是不可取的。高三尤其不能忽视文化课学习。江苏省的艺术省级统考(美术、音乐和编导)一般安排在高三第一学期的12月举行。省级统考、校考最早在12月结束,最晚要到次年3月中旬,此时距离文化课高考只有3至6个月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艺考生要应对6门文化课高考,应对文化课成绩在艺术类高考中占比越来越大的现状,困难很大。如果因过早进行艺术集训,导致文化课成绩不理想,影响综合成绩排名和高考录取,得不偿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