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3日),约有119万市民游客在霏霏细雨中逛公园、游景区。驻扎在公园中的园艺驿站,成了不少小朋友学习自然知识、接触花草和动物的课堂。
北三环马甸桥附近,双秀公园藏在几个居民区之间。入园顺着蜿蜒的小路步行几分钟,就能抵达园艺驿站。国庆假期,公园平均每天迎来4500名游客,相当一部分人为驿站而来。200余平方米的园艺驿站是各种花草的天下,一盆盆蝴蝶兰、多肉和蕨类盆栽高低错落,此外还有书架、咖啡吧和休闲座椅。自2021年起,本市在多个公园景区开辟这样的驿站,市民可在此歇脚、看书、喝咖啡,还能购买四季花材、园艺工具以及上园艺课程。
“大伙儿正在上课呢,下午的课程是制作多肉植物盆景。”公园相关负责人刘敏杰告诉记者,前几天,公园在微信公众号发出课程通知后,10个名额很快被附近居民抢光。驿站的培训室里,自然教育课程老师正为亲子家庭讲解各种多肉的习性,并手把手教大家做多肉植物盆景。
7岁女孩多多是驿站的忠实粉丝,国庆假期,她和妈妈在这儿上了好几堂课。多多妈妈说,驿站成为家门口的自然课堂,让孩子不出城就体验了绿色生活方式,格外有意义。记者 朱松梅 通讯员 方昊
昨天(3日),约有119万市民游客在霏霏细雨中逛公园、游景区。驻扎在公园中的园艺驿站,成了不少小朋友学习自然知识、接触花草和动物的课堂。
北三环马甸桥附近,双秀公园藏在几个居民区之间。入园顺着蜿蜒的小路步行几分钟,就能抵达园艺驿站。国庆假期,公园平均每天迎来4500名游客,相当一部分人为驿站而来。200余平方米的园艺驿站是各种花草的天下,一盆盆蝴蝶兰、多肉和蕨类盆栽高低错落,此外还有书架、咖啡吧和休闲座椅。自2021年起,本市在多个公园景区开辟这样的驿站,市民可在此歇脚、看书、喝咖啡,还能购买四季花材、园艺工具以及上园艺课程。
“大伙儿正在上课呢,下午的课程是制作多肉植物盆景。”公园相关负责人刘敏杰告诉记者,前几天,公园在微信公众号发出课程通知后,10个名额很快被附近居民抢光。驿站的培训室里,自然教育课程老师正为亲子家庭讲解各种多肉的习性,并手把手教大家做多肉植物盆景。
7岁女孩多多是驿站的忠实粉丝,国庆假期,她和妈妈在这儿上了好几堂课。多多妈妈说,驿站成为家门口的自然课堂,让孩子不出城就体验了绿色生活方式,格外有意义。记者 朱松梅 通讯员 方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