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统园林作为本土景观代表,其亭台水榭和关于“藏”的美学观,构筑起封建时期文人富贾自娱自乐的一番天地,但显然这样的景观是神秘的、集权的,对于普通民众是抽象的、少参与的。
近代曾流行的主题公园,倒是致力于民主化、公共化,意在改变和调剂大多数人的生活,只是其往往大型、孤立,尤其与非周边民众的互动稍显刻意,难以日用。而当下的景观理念,则追求对整个城市乡镇的深耕,局部存在感降低的同时,整体给予所有人长久且多维的影响。
从繁华都市延伸至城镇乡村,从万众瞩目的专门空间延伸至不起眼的街头巷陌,景观正持续渗透进更多民众的生活细节中去。
景观的发展是影响巨大的,它以宏观上一切可视的人造景象令观者耳濡目染,塑造了观者对身边世界的感知以及生活方式,以至于形成各个时代标志性的审美经验和逻辑。但这样的影响并非都是积极正面的,一些看似光鲜的景观营造,经时间沉淀及与民众的对话之后,反而表现出破坏、割裂与低效……
“建筑应该保持沉默,让光和风去表达。”
——日本建筑家安藤忠雄
苏州拙政园
败味与噪音
感受景观的方式决定了景观影响的大小好坏。景观仅仅是用来看的吗?在展开视觉化的景观讨论之前,我们不妨先调动其他感官。
比如味觉。袁枚在饮食指南《随园食单》中罗列数条“戒律”,其中即有“戒耳餐”、“戒目食”,意为不要因食材听起来名贵、看起来丰盛而觉得其美味,真正的味道要在口中感受,只要烹调得当,豆腐胜于燕窝,一碗粥胜过多道甜点。
景观同样如此,表面的刺激和丰富,或迷信于异域景色的移植,也许并不能给人满意的体验,反而产生寡淡或败味。
比如波普拼贴。作为一种艺术风格大有其标志性和历史地位,然而用在一些设计领域,往往代表了生搬硬套和偷懒,以并不连贯、系统的元素,堆砌成看似热闹前卫的产品产物。
波普拼贴
比如听觉。音、色一律,抛开外观,一处景观铺装材料的耐用程度、绿植品种的可维护性、设施对于人的坐立活动的支持性等等,都共同决定了这处景观合奏传达出的音韵。
从这个角度看,一些景观是噪音式的,你很难不注意到它们的存在。曾有好事者伪造了以巨型耐克标志雕塑为主体的广场方案,这在一些场合中会被欣然接受的当代艺术景观,很遗憾被设定在传统艺术氛围浓烈的维也纳,于是遭到激烈反对。
伪耐克方案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毛病在作家中流行,在景观设计业内同样存在。回到视觉。对景观进行视觉感知倒是天经地义,但仅停留在视觉表面又让人难以深入体会。
比如地面铺装中的颜色使用。同样大面积的红色,对于滨江跑道来说合适,对于街角公园来说或许就显得躁动不安。
铺装颜色对比
有时设计者凭自己一厢情愿的审美理想付诸设计,结果众口难调,不可能仅从视觉元素组织上就满足大多数民众,一处优秀景观立足的核心仍是其功能实现以及社会价值,其表面往往波澜不惊,却能在平和的消化后给予人无尽的愉悦和回甘。
我们曾在对新奇景观的应接不暇中钟情于夸张吸睛的外在,而现在无疑正处在不卑不亢的表达和内敛积淀的过程之中。景观不应过于“鲜香”和“响亮”,外向的元素往往喧嚣,易于引起注意,也容易引起反感。
即使是景观系统中的极具个性与标志性的雕塑,也应融入整体景观环境,尤其处在繁华都市的景观,周围车水马龙已经足够嘈杂,抱着寻片刻安静的心来,就别再被景观视觉上的“吵闹”弄得适得其反了。
如果对景观“有影响”的标榜是败味和噪音,那么这种影响不要也罢。
生态、经济与艺术性
于是,我们强调“低影响设计”。这不是个现成的概念,我们参考了“低影响开发”和“低成本设计”——前者更多站在生态角度,关心城市的雨污水的处理和水文循环,后者则偏向经济控制考量,意在节省各类造物过程中的消耗。
所以低影响设计实际是在二者的基础之上展开探讨和经营实践,其包涵着低成本、低影响的开发,以及低破坏性等价值取向,并进一步指向了物质之外的精神生活。具体来说:
第一,低影响设计对于人造自然的构建、改善、引导其生长,带来了如原生自然般的生态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