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想变美,怎么办?化妆、整容、变性、PS,如雷贯耳的亚洲“四大邪术”……
不要笑!
如果说花木产品想变美,人们能想到的、会去做的,也是同样的套路:嫁接、造型、杂交、PS。
对我们行业目前的形势来说,已经是持续多年的下行与低迷,以及当前退林的紧张氛围,让已就冰冷的市场环境更是雪上加霜,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当前的营销思路走到了尽头,继续在内卷中消耗必将死路一条,营销思路从哪个方向突破?
做场景化,必须要做行业外的人看得懂我们这个行业的东西。
现下想来,最佩服的还是PS技术,不论各行各业都适用,对其本身产生的成本和实际不良后果是最小的。但欺骗性也是最大的,这不是我们要的场景化产品。
场景化产品一定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的,除了自身的真实形态,还有它所处的环境都是一种自然界的科学,是现实环境的真实版本,就是用产品来表现的一种环境状态。
有过场景化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只是被各种各样的原因阻断,让想法一直停留在想法的阶段,要去落实这样的想法,确实存在诸多难题。
生产者内因
1、需要对生态有“系统”的认识
这是第一个难关,不就随便穿搭么?还真随便不了。如果是时令草花的花坛、花镜,随意性会大一点,如果是整体综合环境的穿搭,非专业不能够。
去参观绿化景观项目,我们经常会听到施工人员抱怨设计与施工脱钩,设计图稿经常会背离实际的施工应用,最典型的是植物花期交错,其次是植物习性相克,还有悖离植物生长条件等,就是我们一直吐槽设计效果和实际效果是国际名模和乡野村姑的差别。
美的前提是尊重自然的科学性,需要有技术的支撑作为根基,不然表象的美都似昙花一现。
对于绝大部分苗圃来说,种养技术肯定都是自己的看家本领,难就难在场景化讲究的是环境营造,需要专业且综合的生态系统学知识,在技能上比专攻单品的要求高得多。
2、需要有“艺术”的天分
“标准化”在我们这个行业已经提了很久,但一直都无法形成统一,因为“美”是没有标准的,更不需要制定“统一标准”去约束“美”。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应用,就看生产者心中的美是怎样的,以及让想象中的美表现出来,让别人看得懂,这就是场景环境的营造。
营造场景,是打通跨行业需求市场理解层面的主要表达方式,我们主动去拓展新市场,就要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设计自己的产品,技术的层面别人基本不会关心,但是有关艺术、有关美,在兴趣爱好的层面上,新的客户群体面将会大幅度提升。
这样的比较在家庭园艺里差异很明显,我总会说:我们这个行业对产品表达最好的不是我们这个行业里的人,她们存在于各行各业!
我们行业里的人直白,也显得生硬,因此未见得高效。大家处在同样的氛围久了都习以为常,但是外行人看不懂,至少在她们看来,这本该是充满美和浪漫的行业,实际上跟自己想象中的差别很大。
于是她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表达,结果让我们看到了家庭园艺的繁花似锦,充满了色彩、生命、情感、温度和趣味。
这样的画面是否能触及每一个人的神经?是否更容易让人们都有兴趣来了解这样的产品?这样的效果是否也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