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南地区的主要苗木产区,成都市温江区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广泛的产业基础,优良的区位优势,多元的产品组成,创新的发展模式。温江区花木人抓住发展机遇,在“一带一路”、“农旅结合”等领域积极把握机遇,促进花木产业不断向好发展。 近日记者来到温江,探访当地四个特色产业的领军人物,了解这个老牌花木基地为何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新活力。
温江区花协会长曾建伟:“温江模式”的“加减法” 2018年,成都市温江区花木销售额达到20.24亿元,同比增长了3.04%。曾建伟是成都市温江区花卉协会的会长,对于去年的成绩,他觉得理所应当。“西南地区的花木生产区,没有一个像成都这样,既有优良的气候,又有成熟的技术,还有便捷的交通路网。”而温江,更是成都的窗口 全国产业都面临着重重困难:同质化严重、规格断层、垃圾苗过剩。这些问题温江也有。“过去的几年,是产业洗牌的过程,”曾建伟告诉记者,成都市花木种植面积由130万亩缩减到95万亩,淘汰掉的都是同质苗与垃圾苗苗圃,温江亦是如此。 苗木的暴利时代早就过去了,活下来的人也该转变思路,既得提升精品意识,还得转变经营思路。一个显著的特征在于应用与生产方的联合。曾建伟所在的绿舟园林刚与一位来自宁波的苗木生产者确定了合作的新模式,由传统的工程方决定用什么苗用多少苗后再去市场采购,到合作双方根据工程情况共同配置所需苗木。新的合作方式让双方对接更高效,节省了不少项目规划、苗木采购的时间、人力与财力成本。 “做减法”,产业淘汰低产能苗圃,企业减去非主营业务,行业功能在逐渐细化,这是花木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 另一方面,许多苗圃在做“加法”,成都是国内较早探索苗圃一产向三产转型的城市。北部生态旅游环线以地区花木产业为主。公园城市的建设给温江花木产业带来了变化,65公里的生态环线将沿线苗圃连接,苗圃经过设计改造,成了市民游览的好去处,市民可前往沿线花木特色园区观光游览。
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世勋:匠心六十载,山水天地间 8月15日凌晨四点,结束了北京世园会盆景国际竞赛活动,77岁的中国川派盆景技艺传承人、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世勋回到了温江,老人没有休息一天,清晨时便来到了三邑园艺工程绿化有限公司。 每次外出归来,不管多晚,胡世勋总要来三邑园艺,看看转转修修剪剪。对他来说,与盆景相处,便可缓解一身的疲劳。 川派盆景发源于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三邑园艺”中的“三邑”便是寿安镇的一个村,也是胡世勋出生长大的地方。在盆景之乡长大,少不了受花木的熏陶,从十余岁时接触花木,到负责盆景的种植养护,到承包苗圃场,到如今成了享誉国内的盆景大师,一整个甲子的时光,胡世勋与川派盆景见证了彼此的发展与转变。 川派盆景的制作需要漫长的周期,主要通过棕丝的绑扎,让枝条呈现盘虬卧龙的气魄。为了给作品添加更多底蕴与意境,胡世勋喜欢诵读古诗词,反复琢磨从中获得灵感融入作品,创造了无数气势非凡的作品。 川派盆景发展至今,经历了由简到繁又复简的过程,追求“宛若天成”。目前,三邑园艺中有各类盆景万余件,是“川派盆景示范基地”,基地长期向公众免费开放。胡世勋在参与“川派盆景博物馆”的筹建工作,将盆景艺术向更多人推广传播。经过胡世勋指导的温江盆景人更是不计其数。 2018年温江区花木销售额20.24亿元,盆景销售额占2.4亿元。今天的川派盆景,不仅受国内爱好者欢迎,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在国际市场上也备受好评。随着时代发展,盆景制作技艺上有了不小的变化与创新,但盆景制作人对盆景的匠心始终没变,无数“胡世勋”们将一生的激情与热血倾注其中。 “我爱我的盆景,胜过爱世上的一切。”胡世勋说。谈到盆景,这位77岁的老人眼中,总会发出明亮的光芒,大概和他年轻时第一次接触盆景一样。
专类园在温江兴起,图为桂花专类园
在苗圃中设立的休闲娱乐区域,可以喝茶、垂钓
胡世勋在为盆景造型
三邑园艺中展示的盆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