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干形通直,树形美观,抗烟尘、二氧化硫和氯气,是工厂、城镇绿化美化的好树种。 然而就在前不久,多地白蜡出现了风折、枝枯的现象,综合多种数据分析得出是白蜡小线角木蠹蛾危害所致。 近年来,白蜡小线角木蠹蛾危害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日益加深。针对白蜡小线角木蠹蛾,笔者结合实际工作,通过四个方面为读者提供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 小线角木蠹蛾主要危害树龄大、树势弱的白蜡。幼虫喜群聚危害,在皮层、韧皮部及木质部蛀食,破坏输导组织,影响养分和水分运输,被害树木轻者风折、枯枝,重者整株死亡,同时幼虫从排粪孔排出大量球形粪屑,挂满树干或飘落地上,不仅影响城市绿化美化效果,而且威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发生规律
小线角木蠹蛾在华北地区两年发生1代。3月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危害。幼虫化蛹时间极不整齐,5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化蛹期,蛹期约20天。6月至9月为成虫发生期,羽化时蛹壳半露在羽化孔外。成虫具趋光性,昼伏夜出。成虫从树干飞出当天即可交配产卵,雌虫可重复交配。雌虫产卵于树皮裂缝、伤痕、旧虫孔附近,以主干及分枝处较多。卵呈块状、粒数不等,卵期约15天。 幼虫昼夜均可取食,夜间为甚。幼虫耐饥力强,高龄幼虫不用取食可存活2个半月。7月上旬可见初孵幼虫,初孵幼虫具群集性,聚集在韧皮部附近为害,形成纵横、深浅不一的蛀道,3龄后各自蛀入木质部,蛀孔椭圆形,在木质部向上、下及周围蛀食形成不规则、相互连通的蛀道。11月幼虫在枝干蛀道内越冬。当年蛀入危害的幼虫,翌年在树体中继续危害1年,第3年5月至6月化蛹羽化。
危害原因
1.危害隐蔽 小线角木素蛾除成虫期裸露生活外,其他各虫态均在韧皮部、木质部隐蔽生活。因为受环境条件影响小、天敌少,虫口密度相对稳定,危害初期不易被发现,出现明显被害症状时,已错过最佳防治时机,难以收到理想的防治效果。此外,小线角木蠹蛾生活史长,世代不齐,尤其6月至8月各虫态并存,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2.寄主广泛 除白蜡外,小线角木蠹蛾还危害国槐、柳树、银杏、悬铃木、栾树、香椿、丁香、紫薇、苹果、海棠、山楂、榆叶梅等园林植物。这些植物为小线角木蛾提供了充足、稳定的食物和适生空间,导致该虫后代存活率高,繁殖力强,从而为白蜡提供较多虫源。
3.树势衰弱 城市绿地中,白蜡生长在周边是水泥或铺装覆盖的环境里,树池面积小,土壤板结,透水、透气性差,另外由于城市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春季干热风、夏季高温及水捞干旱的胁迫等,造成白蜡长势衰弱,抗虫能力降低。白蜡作为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常进行大树移植。大树移植时常造成伤口,缓苗慢、树势弱,易遭受小线角木蠹蛾的侵害。
4.检疫不严 苗木检疫不严格,调运带虫苗木用于绿化造林,人为造成小线角木蠹蛾的扩散蔓延。
5.防治不到位 防治意识淡薄,对小线角木蠢蛾危害的严重性不够重视,缺乏专业防治人员,资金投入不足,防治不及时,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治效率低,导致该虫发生面积不断扩大,为害程度逐年加重。
综合防治措施
1.严格检疫 严格遵守检疫制度,严禁调运带有小线角木蠹蛾的苗木、原木、木材。发现虫源木,应及时处理或销毁。
2.物理防治 (1)击打卵块。在成虫产卵期,对产在主干及分枝处的卵块进行人工锤击。 (2)钩杀幼虫。用铁钩将已蛀人木质部的幼虫钩出杀死。 (3)诱杀成虫。成虫羽化后,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集成虫,采用人工合成的小线角木蛾性诱捕器,诱杀成虫。
3.园林措施 (1)合理配置植物。白蜡作行道树时,可与苦楝、臭椿等抗虫树种单株间隔种植,或适当增加株距,作块状绿地和片林种植时,采用多树种搭配,营造混交林,增加植物群落中的层次,以提高生物多样性,促进群落自身的生态稳定性。 (2)加强养护管理。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自身抗虫能力。挖掘、运输、栽植苗木过程中,减少和保护伤口。及时伐除受害严重且无防治价值的植株,结合冬季修剪,疏除虫害枯枝,并集中处理,以减少虫源。
4.药剂防治 (1)虫孔注药。在幼虫危害期,用塑料洗瓶从排出新粪的孔口注入40%氧化乐果5倍至10倍液,或40%毒死蜱10倍液。 (2)树干插瓶。在幼虫危害期,用电钻在树干距地面30厘米处,沿树干向下倾斜45°,上下交错钻三四个孔,深3厘米至4厘米,使用“莱恩坪安瑞鞘”插瓶,通过蒸腾拉力将药液带入木质部。 (3)树干喷药。一种新型、操作简便、效果明显、死虫彻底的方法,“莱恩坪安—瑞干”直接喷施,10分钟可见幼虫爬出,中毒死亡。
5生物防治 (1)保护和招引啄木鸟。冬春季节啄木鸟主要以蛀干害虫为食。在虫口密度不高且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地段的片林,采取悬挂心腐木、人工鸟巢或其他措施,创造适合啄木鸟生存栖息的环境,以控制幼虫危害。 (2)利用病原真菌。在幼虫危害期,从排出新粪的孔口注射3至5亿/毫升活孢子白僵菌液杀幼虫。
小线角木蠹蛾成虫
小线角木蠹蛾幼虫
小线角木蠹蛾危害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