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出台
日前,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印发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司长吴晓表示,《规划》进一步突出了重要生态系统和重大工程两个“重”字,不追求全域覆盖,也不搞面面俱到,将重大工程的着力点集中到构筑和优化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体系上来。 这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层面出台的第一个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综合性规划。“规划是改革举措,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规划。”吴晓说。
生态环境保护短板突出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在持续好转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亟待破解。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司长周远波说,我国在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历史“欠账”较多,修复任务很重。 例如,在东北森林带,长期高强度的森林资源采伐和农业开垦,导致森林、湿地等原生生态系统退化,湿地面积减少50%以上。在长江重点生态区,矿产开发对生态破坏较为严重,长江上游受威胁鱼类种类占全国受威胁鱼类总数的40%。 “全国生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生态退化导致的损害风险增加,生态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欧阳志云说。 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偏低、稳定性不够、功能性不足,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突出短板。当前,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不稳定,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原面积仍占1/3以上,全国沙化土地面积1.72亿公顷,水土流失面积2.74亿公顷,部分河道、湿地、湖泊生态功能降低或丧失,自然岸线缩减的现象依然普遍。 “生态文明建设仍处在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生态保护修复任务十分艰巨。”吴晓表示。
“三区四带”和九大工程
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为主线,《规划》明确了到2035年全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到2035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6%,天然林面积保有量稳定在2亿公顷左右,湿地面积不减少,75%以上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海洋生态恶化的状况得到全面扭转,自然海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占陆域国土面积18%以上,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全面保护。 《规划》将重大工程重点布局为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三区四带”;将工程建设的着力点集中到构筑和优化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体系上,部署了9项重大工程47项重点任务,基本涵盖全国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及京津冀、黄河下游、河西走廊、洞庭湖、鄱阳湖及海岸带等重点治理区域,总投资额超过3万亿元。 九大工程分别为:1.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2.黄河重点生态区(含黄土高原生态屏障)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3.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4.东北森林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5.北方防沙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6.南方丘陵山地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7.海洋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8.自然保护地建设及野生动植物保护重点工程、9.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重大工程。 针对目前各类生态退化和破坏问题,分别采取保育保护、自然恢复、辅助修复、生态重塑等各种修复和保护模式,避免过多人工干预。坚决反对各种华而不实甚至哗众取宠的盆景项目和形象工程。
鼓励社会投资保护修复生态
生态保护修复意义重大,九大工程的钱从哪儿来呢? 周远波表示,生态保护修复公益性强,盈利能力低,项目风险大,加之缺少一些必要的激励机制,目前社会资本投入生态保护修复的意愿不强,仍然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 不过,周远波告诉记者:“在政府投入的同时,要通过释放政策红利,为社会资本、社会力量投入生态保护增加动力、激发活力、挖掘潜力,逐步打通绿水青山转为金山银山的通道。” 具体包括以下五点:一要按照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通过赋予一定期限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等产权安排,制定激励政策,鼓励社会投资主体从事生态保护修复。二要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盘活各类自然生态资源。三要争取将生态保护和修复纳入金融系统重点支持领域。四要结合有关重大工程的实施,积极推动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生态养老、生物能源等各种特色产业发展。五要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湖等休养生息制度,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例如《规划》提出,允许在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国土空间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利用1%至3%的治理面积从事相关产业开发。
经过修复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镜湖生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