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农业迎来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
资本方、服务方都在涌进农业。
农业必须要革命!
袁隆平自称“就是个种了一辈子稻的农民”;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半世纪,为解决人民粮食问题作出卓越贡献。耄耋之年,他仍下田搞研究,“原来只想搞到八十岁就告老还乡,现在我要奋斗终身”。致敬!
华为与袁隆平合作
1月7日下午消息,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昆透露与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合作,培育海水稻,通过土壤数字化,让盐碱地上长出水稻,从15亿亩盐碱地里改造出1亿亩的良田。
目前我国“海水稻”品种还处在研发培育阶段,在正式推广应用前仍需科研与观察。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介绍,海水稻种植面积如果扩大到一亿亩,按最低产量计算(亩产300公斤),每年能增产300亿公斤,可以多养活8000万人口,相当于一个湖南省的年粮食总产量。
胡厚昆表示,盐碱地改良的核心技术是“四维改造法”,包括培育新的水稻品种、对植物和土壤进行调节,整套方法的基础是“要素物联网系统”。
华为方面解释,这一技术除了改造盐碱地,还可以对现存的18亿亩耕地进一步优化。
可能大家不是很理解什么叫做“要素物联网系统”,在此解释一下:它其实就是土壤数字化,该系统地上部分配有小型气象站、通信模块、高清摄像头,地下、地表则通过各种传感器(射频技术)对光照、温度、盐碱度、等信息进行收集,然后传送到华为云端大数据中心,通过AI人工智能系统和专家诊断,提供靶向药品、定向施肥,大幅提高用水量,施肥量。
据报道,早在2017年,华为 X Labs就发布了智能农业白皮书——《联网农场智慧农业市场评估》,重点阐述了运营商在通过智能农业助力数字化转型的市场发展潜力。到2020 年,智慧农业的潜在市场规模有望由2015 年的137 亿美元增长至26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3%。中国一直是农业强国,而“联网农场”是农业的未来,这一理念必定在农业领域掀起一场巨大的革新。“联网农场”潜力无限。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智能农业作为在农民数量不断减少情况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举措正在变得越来越关键。随着传统农业领域ICT技术的应用,未来通过IOT技术来实现对农业生产关键要素的精准测量以及精细管理也将变得越来越普及。
譬如,传感器可以通过实时的信息交互获取土壤,作物,空气等农业基础信息,预测气候模式以及监控农机设备等。这些实时的海量IoT数据将驱动并引导农民在合适的时间做出最优决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以及农作物产量,最终实现农业的智能化。
未来的华为布局农业领域,不仅仅是与袁隆平合作,也将会涉及大型的农场或农产品基地。
农业革命真的来了!
摆在传统农业面前2条路:一条投靠互联网大佬,另外一条与大佬合作。
两条路其实都挺好的。就看你有没有这样的实力。
来源:【公众号】农人农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