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上半年多数城市GDP增速为负,疫情的影响注定还将持续。几年?谁也不知道。 疫情防控逐渐常态化了,生活还是要继续。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各地都启动了多种特色的功能、体验性项目建设,作为城市名片,希望吸引周边乃至更大范围的关注和流量。
园林引流
一直以来,园林景观如果效果好,认可度高,比如特色树种大道,知名生态旅游景区,都能引流不少。在更大尺度上,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的建设,则是为整个城市添加了竞争的“附加值”,为城市形象和吸引力加分不少。 举个例子,广州是花城建设开展较早的城市,有数据统计,截止到去年,广州城市旅游收入几年连续增长。其中,“花城”作出的景观贡献不小。
景观持续
然而,将“花”作为城市的底色,难度很大。 因为花期限制,要想景观持久,少不了定期换花。定期换花意味着更多的代价,尤其是草花,虽然便宜,但每年更换植被所需的人工成本不低。 其实,无论是“花海”还是“花城”,景观是否可持续都是必须考虑的东西。如果说以前的花海是“面子工程”多,现在的城市建设则要更多务实,考虑“里子”。 如皋市花木盆景产业联合会秘书长、研究员级林业高级工程师左春霞和记者说,比起宿根花卉,木本植物应用于花海景观的效果更好,也更科学。比如牡丹、紫薇、月季等,只要合理安排花期,便能达到四季有花的效果。至于选用什么花,要根据城市的风格与特色,来选择植物主题。
生产改良
“花城”建设对苗木生产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一是规模,二是品质,但远不止于此。 在常州沃野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才权向记者介绍,基地生产的天鹅绒紫薇近期大量应用于花城或特色区域的景观打造。高峰期时,连续几天每天发货超过十车。 天鹅绒紫薇花期长,而且花量很大,盛花期时几乎看不见叶子,给人的视觉冲击极强,是“花城”建设的不错选择。为了打造差异化产品,沃野基地有乔木紫薇、丛生紫薇、矮化紫薇等许多产品形式,适合主题花卉的多种景观打造。 黄才权告诉记者,为满足工程方建设的需求,目前有两种方案。一是冷藏育苗技术,冬季将苗木冷藏,需要时取出种植,只要45天就可开花,景观见效快;二是定制化苗木生产,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苗木,为双方缩减成本。毕竟在这个时期,施工方的日子也不好过。
天鹅绒紫薇花期长达120天,全年还有100天红叶期。
经过冷藏的天鹅绒紫薇小苗种植后,大概45天可开花。